精神分析动力取向-沙盘治疗技术体验小组

时间:2011年10月29日 上午9点-下午4点

沙游治疗技术(Sandplay Therapy)的专业理论根植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基础之上,但是以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的心理分析(psychodynamic),作为最终理论基础。

1911年,威尔斯(H.G.Wells,1866—1946),出版了《地板上的游戏》。首先发现孩子的自主活动,并进行心理现象介绍。

30年代的儿童心理分析的先驱---玛格丽特.洛温菲尔德(Margaret Lowenfeld,1890-1973) 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发明了世界技术(源自于孩子口中对此游戏的称谓)。进行孩子的心理解读。 50年代,由卡尔夫(Dora Kalff)进行进一步完善整合,真正意义上建立了沙游治疗技术。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不例外。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使人们可以任意发挥想象力,可以用它来建造自己心中的城堡、村庄、山川和河流,用具当中的人物、房子、花草、树木、古代与现代物品可以任意搭配使用,以及建造和体现其它任何东西。都是在无意识层面上的工作,这也就决定了沙游使用的是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治疗师不对来访者做出明确的象征性诠释或评论,这种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创造过程本身自发和自动的特点,其本质是非言语和象征性的。它完全满足这一基本原则,即最大限度地给人们以想象的自由,允许人们精心构造和发展自己头脑中任意驰骋的各种主题。

但是这种象征性层面的理解却是指导治疗师工作的重要线索。其目的在于在自身经历上体验每种象征上所依附的无意识层面,也就是说真正认识这些模具和沙具并和它们建立物质和心灵间的联系。过程不仅触及了我们情感的核心,即心理情结,还触及到深不可测的集体无意识领域,即各种心理原型。

一个安全和接纳的环境,游戏者可以敞开心扉,说出或者摆出自己的心境。沙盘就像一座心灵花园,像一个展示游戏者心灵生活的容器。沙盘是一个介于个体内心世界和外在生活的“中间地带”,游戏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生活在这里得以逐步呈现和自我揭示。沙盘又是一片自由的空白区域。游戏者在此运用自己鲜活的创造力创造自我的“世界”,改造现存的“世界”。这个“中间地带”也存在游戏者和治疗师之间。在“中间地带”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内容得以展开,并得以具体形象化,这也是治疗师与游戏者的无意识和意识相遇及互动的地方。

过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游戏者的真实自我,并且能够缓解心理压力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更重要的是能与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和对话。

通过自由的创造性地游戏,构建起与其内在心理状态相呼应的沙盘图画,那么游戏者的无意识过程以一种三维的形式在图画中得以视觉的呈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之旅”。

可以广泛使用于各类神经症,人格障碍矫治。人际交往障碍,婚姻情感关系治疗,亲子关系治疗,儿童心理治疗,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等多种用途。快速有效重建自我的有效核心手段。

适用于个人、家庭、团体、各种类型单位的心理调整和训练中。

活动方式:采取小组互动的形式,通过互动和体验,感受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发现自己内心闪烁着的智慧。体验他人和治疗师给予自己无私的帮助和关爱。

通过沙盘体验 学习精神分析动力取向心理治疗的工作原理和技术

参与对象: 愿意探寻自己和帮助他人的学习体验者
                     想成为一个有丰富内心体验心理咨询师的感悟者

免费:(中启心理-中国心理培训中心学员优先)

人数要求:名额限制20人,

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本次满额,可以按顺序优先安排进入到下次活动。循环开放,每月会组织一次。本活动面向学员和访问者,属免费和公益性质,如连续取消两次预约,将不再给予安排,报名时务必请安排好时间,保证可以准时参加。

时间:2011年10月29日 上午9点-下午4点

存在主义治疗沙龙

时间:2011年10月29日 上午9点-下午4点

存在主义的人性观,部分的看法是,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由我们的计划不断地再创造着自己。人类是处于一种持续在转换、凝聚、演进,以及成形的状态中。成为一个人的意义是指,我们不断在发现与明白我们存在的意义。身为一个人,我们一直在向自己、别人和世界提出质疑;虽然我们所提出的特殊问题会随着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改变,但基本的主题不会改变。我们得出问题像“我是谁?我一直是谁?我能变成谁?我将去何处?”等等并没有预先存在的设计,也没有预先已选定好要给我们的意义(Fischer&Fischer,1983)。

1940~1950年代,欧洲各地区分别涌起一股存在观点的心理治疗法,它并非由某人或某团体所创立,而是因为哲学上存在主义的思潮被应用于心理分析之上。

它形式上和其它心理治疗法并无不同,是一种临床应用,但内在里,他却是由存在主义哲学所产生的独特治疗法。存在主义治疗者企图协助人们处理生活上的困境,如:孤独、焦虑、空虚。他们并不将当事人视为病人,而认为是暂时受限制的存在个体,因此存在主义治疗者主要的焦点并不是发展一套既定的治疗技术,而将重点放在了解当事人的深层经验结构

存在主义始于十七世纪的巴斯葛,在十八纪逐渐建立,并在十九世纪形成一革命性的思潮。顾名思义,存在主义,主要讨论的是「存在」的问题。他们特别区分了 Being和 Existence 的不同。 Being 和 Existence 在中文都翻译为存在,但就存在主义而言,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Being 指的是一般性物的存有,如桌子、椅子的存在;

而 Existence 则是特定性的存有,是指一种有主体性,有思考的人的存在。那些不去思考,有如行尸走肉,或是虽去思考,但只是客观理性思考,不思考自身生命主体性的人,都不算是 existence。

因此存在主义所谈论的是人存在的所有问题,要人们真诚地体会自身的存在有各种可能性,并去创造自己。

存在主义治疗的理念来源于存在主义哲学 是后现代心理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思潮之一。严格说 不是一套技术 而是一种思想。

在现实和当下里 你和我 共同体验 经历彼此的真实。找寻存在的勇气,孤独的经验,关系的经验 生命意义的探寻 体验自己的焦虑 以及自己真实现实的情感

一支笔 一本书在那里 它们存在 却不会反观自己的存在 不会追问自己从哪里来 一个人在那里 会看自己 看他人 会追问自己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想要了解自己 以及存在的意义 价值 和动机 探寻自己 会体验到自己的情感 好的还是不好的。现实的存在 我们谁也无法逃避 无论是孤独、痛苦、焦虑还是喜悦、哀伤。

此时此地 直面人性的真实 精神的困扰 喜悦的意义 以及情感的深层需要

方式:了解存在主义治疗基本理念 分享式体验互动

参与对象:接收愿意对人的思想心灵进行探寻的你,找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有志于成为务实的心理咨询师,并愿意不断前行和成长、付出并收获着 体验真实的自己、帮助自己 、帮助他人。

免费(中启心理-中国心理培训中心学员优先)

人数要求:名额限制20人

以报名先后顺序为准,本次满额,可以按顺序优先安排进入到下次活动。循环开放,每月会组织一次。本活动面向学员和访问者,属免费和公益性质,如连续取消两次预约,将不再给予安排,报名时务必请安排好时间,保证可以准时参加。

时间:2011年10月30日 上午9点-下午4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