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改变,现在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2%,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8岁,老年人的婚姻爱情观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出现了老年人再婚寻找年轻配偶的现象。
专家告诉记者,黄昏恋也不尽是美满的结局。如果一些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老年人再婚后在感情和生活上就很难做到“相濡以沫”、互相关爱,甚至还会危及晚年的幸福。
天津市民政局近两年到老龄部门咨询婚姻问题的老人逐渐增多。接待人员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在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
“所谓‘老年再婚选择年轻配偶’,指的是一方为老年人,一方为中青年人,双方年龄相差在20岁以上。”选择年轻配偶的老年人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由于丧偶或是离婚,寻求同龄人难度较大。
在老年人再婚寻找年轻配偶的婚姻中,有三成是幸福美满的,有三成存在着不和谐,婚姻面临危机,还有三成早已解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婚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翻阅婚姻介绍所里的登记簿,记者发现70岁的老翁以40岁左右的女性为求偶目标,30多岁的少妇选择50多岁成熟男性的“老夫少妻”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他们一方面是因为观念还没转变过来,找一个与自己的女儿年龄差不多的人做老伴儿,老人自己都觉得不光彩。同时,社会上对老人选择年轻配偶的偏见,也使老人们不得不注意影响。有时候,舌头也能够像棍棒一样打散鸳鸯。
不少做儿女的觉得,只要保证父母衣食无忧,自己就算尽了孝心。在他们看来,谈恋爱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不该想这些。有的是出于利益考虑,担心百年以后继父(继母)与自己争夺家产。对于父母再婚,他们一百个不赞成。为了阻止父母再婚,有些子女威胁老人:你要是硬要结婚,可别说将来我不管你!有的要求父母写下字据,承诺把房屋和存款留给自己,以免落入继父(继母)手里。遇到这样的儿女,老人真是有苦说不出。在亲情与爱情的夹缝里,让老人左右为难。
在婚姻介绍所中总有一些年龄相差悬殊的婚姻有着较重的功利色彩。老人走进婚介所,频频发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征婚启事,其中有不少老先生希望找到年龄相差20岁以上、而且相貌漂亮的伴侣。但这种愿望有时难以实现。一些人为了户口、房子等物质利益,仅认识数月就登记结婚,婚后又因为种种矛盾很快离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