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即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简称中情局,成立于1947年。多年来,CIA凭借先进的设备、出众的情报人员以及庞大的网络体系,为美国政府屡建奇功。
CIA如此强大,要想成为探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CIA探员都精通心理学,擅长读心术、测谎术、心理操纵术和逻辑说话术。CIA探员在隐藏自己身份的同时,能通过看似简单的言语以及不经意间的动作,将他人的一切活动洞察于心。
你是否还在纠结于自己混乱不清的说话方式?你是否还在欣羡于他人话语里清晰的逻辑和表达?通过学习,你将拥有CIA的逻辑说话术,不必烦恼说话欠逻辑的问题,让你的生活因逻辑说话而无往不利。
在CIA探员调查侦破的众多案例中,许多信息和线索的获得,并不是情报人员严刑拷打而逼迫对方投降招供的,而往往是探员们与跟踪对象或者被审讯对象的对话中,目标对象发生了逻辑错乱的现象,从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CIA探员乘胜追击,最后得到想要的情报。这种情况在CIA获取的情报中几乎占了三分之一。那么,什么叫作逻辑中的“话语错乱”呢?就是说话者不能完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发生了自相矛盾、概念模糊等逻辑错乱等问题。
“话语错乱”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案例来解析一下:
(1)“你们为什么要抓走我的丈夫?他平时循规蹈矩,四乡八里的人们都对他交口称赞……”这位妇女还没有说完,她的丈夫已经被CIA探员带走了。
(2)会议现场,大家都在讨论如何能让产品技术升级,获得新的市场,轮到李先生发言时,他说:“技术是重要的,但这个产品的价格要提一提。”话毕,与会人员都望着李先生。
(3)“如你所见,我这人的缺点是性子比较急。”犯罪嫌疑人在自我介绍的最后补充了一句,然后开始交代自己的不在场事实。他眼前坐着一老一青两位CIA探员。年轻的探员开始按照惯例盘问,老探员却打断了他,盯着嫌疑人的眼睛问:“哦,所以,你等不及把受害人尸体运走,就在下水道中毁尸灭迹?”嫌疑人听了,脸上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在第一个案例中,那位妇女说了一大通,但并没有提供最有说服力的理由阻止其丈夫被人带走,也就是说,她列举的理由跟“不被带走”没有逻辑关联。因此,说话罗嗦拖沓,不能在第一时间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这是CIA探员所认定的“话语错乱”的表现之一。
在第二个案例中,李先生提出的产品提价问题,与技术提升的关联性实质上并不大,因此让众人感到迷惑。
第三个案例,在审问的过程中,经验丰富的CIA老探员往往能抓住嫌疑人言谈中的破绽,并针锋相对地提出疑问。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大部分像年轻的探员一样,对他人话里的破绽不能提出相关的质问、归纳或疑惑,而导致了交流中的错位。
知道了自己的话语弱势在哪里,你就可以通过针对性改正,来使得自己重回逻辑正道。但是在那之前,首先让CIA探员告诉你,“话语错乱” 是怎么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