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伤害叫“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HTTP://WWW.XL365.CN2015-01-19 15:03来源:未知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不希望你变得一贫如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过生活。”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考公务员吃的是国家饭,一辈子都不用愁,去私企给别人干能有什么前途?”

“我们说你,那是为你好。你嫁给一个穷的叮当响的人,到时候受罪的还不是你?再说了,走那么远,看一次父母都难。到时候我们老的爬不动了,你又忙得顾不上回来,几年才见一次,算是我们白养你了。”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看别人谁会这么有心整天给你念叨,教你做人处事的道理?”

“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让你好好念书不就是希望你将来有用吗?你干其他的有啥用?到时候还不是给人打工,考上大学了最起码是个保障吧!”

“我们是为了你好,交他那种朋友有什么用,还不是整天的狗肉朋友?”

“我们也是为了你好,反正你看着办吧,天下有哪个父母想害子女的?你好好想想吧。”

“我们劝你都是为你好,你要是再不听话,你就以后都别进家门了!”……

像这样“都是为了你好”或者“我们还能害了你?”之类的话,做子女的听在耳里是不是特熟悉,或者说蛮亲切的?我总结了这类具有代表性的话,它们涉及各个方面:工作的、爱情的、生活的、友情的、亲情的等等,不一一列举。总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凡是我们在人生路上能涉及的领域,父母好像都是打着“都是为了你好”的牌子在为自己的子女规划人生。

诚然,天下父母心,很少有父母是想把自己的子女往坏了教导,但是陈旧的观念和经久不衰的唠叨,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试图让子女变成他们所期望的那种人:或医生、或警官、或公务员,不去了解子女们的想法和感受,然后让子女按照他们设想的轨迹生活,这样父母出去和亲戚邻居聊起来也算是不辱门楣了。

动不动就摆出“都是为了你好”的家长架子来规劝子女,然后再丢一句“你自己看着办”,这还算好的;不好的,就如同最后一种“你别进家门了!”。不知道父母说这些话的时候究竟心里是怎么想的,究竟是为了子女还是害了子女,谁都难以给出定论。

从子女小时候说起,这个时候父母亲大人的“为了你好”是关于教育和生活的。他们的嘴边经常挂着:你不许动这个!你不许动那个!……家长的权威在这个时候得以最高的体现:父母说一,子女不敢有二,因一个孩子还不能明辨是非,而父母亲的话听起来也蛮有道理。

子女再大些,进入青春期,早恋、交朋友等等让家长操心的事提上日程。开明的家长会跟你谈谈,给你点建议:希望你别早恋,用心读书,读书才是硬道理。或说:那男孩一看就不是好东西,不要跟他接近。糊涂的家长便还是老一套:你不许怎么怎么样,你若怎么怎么样,老子打断你的腿!由此,一堆叛逆少年连同问题少年横行社会。

子女成人了,要面临考学、前途,还有最重要的爱情等等人生大事的时候,父母亲就更加焦虑。一时又怕子女们考不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又怕没有好专业,考上好专业又怕没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怕没有好女婿或者是好儿媳。在面临此等重要的事情时,子女们已经可以分辨是非,至少是有了自己的见地和想法,父母的话似乎也不那么对了。而父母似乎也觉得子女们好像开始不那么听话了,于是那种威严的或者是诱导的方式都开始失效,于是便开始“都是为了你好”起来。

我在这里不是说要批评父母说这些话有什么不对,但还是老话一句:谁没有年轻过?您年轻那会儿不也是一片雄心打天下吗?干什么到了子女这里就非得照着您的意见或者您的路走呢?当初您听了您父母的,到现在不也是一大堆牢骚吗?过得差不多的还说的过去,过得不好的呢?“当初就是因为听了什么什么的话”云云。您说您累不累啊?

其他的都还好说,但是这个爱情问题似乎是千古年来都难以解决的难题。当然社会开明了,自由恋爱风行了,孩子们怎么恋爱也管不着了。但是恋爱不管,一到结婚就开始不乐意了:一会儿嫌儿媳妇儿太丑;一会儿嫌女婿穷;一会儿嫌儿媳妇儿不会做家务;一会儿又嫌女婿太远了,想见女儿都见不到……

天哪,这还有完没完?当子女不服气辩解的时候,父母亲大人便是那两句经典的:

我们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人生经验)

我们还能害了你?(天下无不爱子女的父母)

这两句话一出,好像两只巨蟹,一旦遇上攻击,必定所向披靡。不要说子女受不了,就算是别人听了也不得不叹服:果真如此。然而果真是如此吗?父母的人生经验确实是比子女丰富,对社会的观察也比刚接触社会的丫头小子深刻。年轻人看人生只看到表面,家长们因为吃亏太多、痛苦经历也多,那双眼睛就像X光,不但可以看到表面还可以穿透表面,直抵内心。但是这些能说明什么呢?再多的经验也不能保证他不在阴沟里翻了船。一个人即使活上80岁也还是有看不完的新鲜玩意儿,何况是中年人呢?有很多在目前看来并没有什么出息的小子(一般都是因为小子太穷而阻挡了爱情成功的脚步),却在日后大阔而特阔,像刘邦、像以色列的约瑟都是此类人物;而那些家世显赫、财富倾城的小子也有一日江河日下,穷困潦倒,像末代皇帝溥仪。生活中这类例子就更是多如牛毛,我不一一列举。

说这此,我想起前天看柏杨先生文集时看到一个小故事:一个女孩很喜欢一个男孩,但这男孩比较穷,父母就死活不同意,非得让她嫁给一个“海龟”。女孩求情无用,祷告无用,跪地求饶也没用,反正就是做什么都没用,最后逼到份上,自杀了!临死的时候告诉父母:不和那个男孩在一起,毋宁死!但是请相信,我死得很快乐,因为在天堂里,你们再也管不了我们了。父母呢?哭天抢地:女儿啊,你想要嫁谁就嫁谁,你干什么要想不开啊?看到这里,我真想大骂那对父母:也不知道当初究竟是哪对瞎了眼的老糊涂硬逼着自己的女儿跟人家分手,还说不分手就别进家门!好啊,现在家里也不要,家外也不要,无奈之下,一死了之!柏杨先生有曰:恭喜二位成功逼死了自己的女儿!我的感受就是:父母逼死了自己的女儿,罪加一等!不知道您的感受呢?

这是六七十年代的故事了,但在如此发达之21世纪,竟还会有因父母干涉子女爱情和婚姻而造成悲剧的上演,何苦来哉?

现在普遍存在异地求学的现象,一个哈尔滨的男孩和一个海南的女孩同去上海求学,巧的是两人一个系,更巧的是两人一个班,还巧的是两人对上了眼,谈起了恋爱。这就天下大乱了,父母亲大人纷纷劝阻:你们离得太远,你回来吧;你们生活习性也不一样,还是算了吧;那女孩是什么家底都不知道,谈什么?那男的家里有钱没?你就跟人家谈恋爱,你是不疯了?等等!看看吧,这就是父母的爱,赤裸裸的爱,爱的你无处可逃,爱的你喘不上气,爱的你心里永远都背负着一块大石头,爱的你心中一团乱麻……

说这些,也无非就是那句话:子女的事情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父母们不要太过多的“为了你好”。子女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和父母的永远存在着“代沟”,想要子女们跟父母有一样的观念和做法无异于天方夜谭,这是成长环境不同使然。再说,您干涉的结果不一定就是您想要的那个情况:有的子女性子烈,跟你誓死斗争到底;有的子女闷不吭声,咬牙切齿,眼泪往肚子里流,恨你一辈子;有的子女不但不难过,还会感激你(感谢老天的保佑,您生了这么“听话”的孩子)。而且,您都保证您干涉的最终结果都能使子女们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吗?恐怕未必!所以,“为了你好”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百治百灵。有道是“儿孙琐事由他去”,乐得逍遥。

心理学家建议:凡事不要一意孤行,多沟通,不要给儿女逼迫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开班信息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二、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启心理培训中心,心理咨询师报名条件

2015年面授班招生

全方位辅导:含考前串讲、试题分析、应试指导、模拟考试等。
(国考委师资班)2013下半年周末班、脱产班招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投诉建议 | 公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