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学社《案例督导课》侧记
3月16日下午,我们如期组织了3月份的第一次案例督导课。
在大家签订保密协议后,实习咨询师王同学将自己最近一直在做的一个咨询案例的具体过程以及咨询中的困惑分享给了参加督导课的各个学社成员。
此案例的求助者开始是为她的某种行为恐惧而咨询,但在后来的几次咨询中,她又一直因为面临生活中的一个双重趋避选择而痛苦。实习咨询师王同学说,自己一共给她做了八次咨询,但越往后越有一种无力感:因为这个求助者其实什么道理都懂,但是一旦咨询师给了她某种需要她改变的建设性意见时,她总有各种理由各种借口来让自己不去做任何改变。这就让我们的咨询师感觉比较无奈,甚至因为担心被她的消极情绪带动,产生了轻微的厌倦和逃避心理。
接下来赵老师让大家畅所欲言,讨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咨询方案。在学员们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有新的思想火花迸发出来,大家的分析层层深入、抽茧剥丝,逐渐从分析求助者表层的冲突和困扰到问题的核心,赵老师也从开始的专注倾听到点头暗许,后来不由得多次伸大拇指称赞大家进步很快。
最后,赵老师从家庭系统方面分析了求助者产生内心冲突的根本原因:即她从幼年开始的家庭模式给她生活的烙印一直在指挥她现在的生活。咨询师不要围绕她谈及的具体的问题打圈,要抓到她最核心最根本矛盾点。找到这个点以后,咨询师就有了咨询的目标和方向,就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像动外科手术一样备皮、打麻药、开刀、止血、缝合、拆线……,慢慢帮助求助者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赵老师说,我们在刚接触案例时在咨询过程中的无力感是因为各方面能力上还有欠缺,实践经验还远远不够,一位成熟的咨询师都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一位学员感叹说:“在实践中才知道书本上的东西只是基础,要想将来能够独立做案例,还要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来提升自己。”
(中启心理2012届学员 刘雪梅)